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保护>文博知识

文博知识

  • 09/12 2021
    (青铜鎏金享供佛像)·北魏·长6厘米、宽6厘米、高10.6厘米·铜质鎏金。椭圆形框架底座,底座上摆一食盘,盘内盛食物。佛祖背靠菩提,正准备享用食物。 
  • 08/17 2021
    (绿釉熊足钱币纹方柜)·汉代·长27厘米、宽21.8厘米、高16厘米·陶质绿釉。呈方形,底部着四个熊足,除底面其余五面附着零星五铢钱币纹。 
  • 08/15 2021
    (绿釉陶狗)·汉代·长17厘米、宽8.3厘米、高14.3厘米·陶质。狗身绿釉,昂首挺立,双目圆睁,颈部粗短,四肢粗壮,尾巴粗短上翘。狗身肌肉发达,甚为健壮。 
  • 07/11 2021
    (褐釉陶仓)·汉代·高16厘米、口径6.6厘米·陶质,通体褐釉。无顶盖,仓体为筒状,下部略细,平底,三柱足,腹部饰三道弦纹。 
  • 06/05 2021
    (博山炉)·汉代·高23厘米、底径11.3厘米·灰陶质。炉体呈豆形,炉盖高而尖,镂空,雕刻有森林、人物、猛兽形象,描绘出一幅狩猎场景。 
  • 05/05 2021
    (绿釉三羊开泰圈)·汉代·高5.5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21.5厘米·陶质绿釉。圆形羊圈,敞顶,有圈门,圈门上有屋檐形盖,圈内三只肥羊站立,寓意吉祥,三羊开泰。 
  • 01/05 2021
    (钱币纹灰陶壶)·汉代·高38.6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7厘米·泥质灰陶。平沿口,束颈,溜肩,圆腹,圈足,口部外侧饰三道弦纹,腹部着两个铺首,器身附零星钱币纹。 
  • 12/20 2018
    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实现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确保文物安全。(一)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夯实不可移动文物基础工作。建立…
  • 12/20 2018
    1、铜镜为何会成为著名的艺术收藏品?答:铜镜是用青铜制成用以照容的生活用具,作为一种实用品一直流传到18世纪末。9世紀初。由于外国玻璃镀水银镜的传入和普及,才取代了铜镜。据分析,从战国到隋唐,一般铜镜平均含铜约70%,锡约24%。铅约5%。与其他…
  • 12/19 2018
    一、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概要1、我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便以丝绸古国闻名于世,但是我国对纺织品文物的考古及保护修复工作却是由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开启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考古收藏、科研、保护修复等工作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991年以来…
首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 共80条信息/共8页 转到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