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廉政文化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文物照见千年廉心,深藏反腐密码。当左宗棠以如椽巨笔在宣纸上挥就"敬谨身修葵向日,光明心事月当天"的篆联,那沉雄遒劲的线条化作穿透历史迷雾的廉洁炬火。今天,我们凝视这对泛黄纸本上斑驳的朱砂印痕,触摸到的不仅是晚清书风的气韵,更是熔铸于纸本之间的不朽官箴。
这件篆书七言联现藏于白银市博物馆,为清代名臣左宗棠手书,上联为“敬谨身修葵向日”,下联为“光明心事月当天”。写于光绪元年春正月,有钤印两枚。
最炽烈的宣言铸于联文中。"葵向日"三字如青铜礼器般庄重,葵藿倾阳的自然本性,恰似为官者当持的赤诚本心;"月当天"的暗合冰轮悬空,昭示廉洁当如皓月澄澈无瑕。左宗棠告诫后世:真正的自律,是在疆场烽烟中仍持"敬谨身修"的惕厉,于封疆大吏之位犹守"光明心事"的纯粹。
清廉从来不是浮华的藻饰,而是浸透筋骨的铁血践诺。当我们仰望这副篆联,照见的何止书法神韵?"葵向日"的倔强姿态,"月当天"的皎洁清辉,恰似左公抬棺西征的壮举。在左公用战袍硝烟熏染的笔墨里,千年廉政基因化作永恒刻度——它时刻昭示:唯有让廉洁如葵藿追日般成为生命本能,方能使心月孤悬照彻永夜,终成天地间不灭的明灯。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