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保护>文物保护>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白银市博物馆馆藏陶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通过初验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01 09:55:25 浏览次数: 【字体:

白银市博物馆馆藏陶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通过初验

 

2024年7月31日,白银市文物局组织相关专家对“白银市博物馆馆藏陶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初验,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黄大鑫主持召开验收会议。验收组专家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郎树德、甘肃省博物馆馆员张艳杰、天水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继萍组成,白银市文物局文物管理科科长强维右,白银市博物馆馆长张自娟,副馆长李芳娟、邹克明,藏品部工作人员,项目施工方技术人员等参加会议。会议分现场查勘、听取汇报、专家质询三个环节,最终专家给出验收意见,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af16fd611cd742799fbe86020b835842.Jpeg

首先专家组进入库房,通过触摸、内部探照等方式查勘修复后的文物,通过实物和照片对文物修复前后进行了详细对比,询问修复人员针对陶质文物采取的修复方法、流程、工艺等技术等要点,同时指出部分文物修复的脱盐处理、器身内部处理、做旧等技术难点问题。

45516ecee82743ccbd1201563f4aac58.Jpeg

随后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并进行了质询。“白银市博物馆馆藏陶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是2022年12月经省文物局批复立项的国家级文物修复项目。该项目经招标由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针对白银市博物馆馆藏160套(162件)陶质文物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病虫害进行保护修复,历时半年多,于2024年4月完成修复工作。项目组技术人员臧金超详细介绍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同时各位专家详细翻阅了保护修复方案、修复档案等资料并进行质询。专家指出个别文物内部修复处理不够细致、脱盐处理不够充分,文物做旧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结项报告部分内容欠缺规范,比较单薄,要完善充实。针对这些质询,项目组承诺按照规范要求后期改进完善。

ee008ac8879444f29f229c90e42a05fb.Jpeg

通过现场查勘、听取报告、查验资料、质询讨论,三位专家认为“白银市博物馆馆藏陶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按照甘肃省文物局批复文件要求,技术路线合理,遵循了陶质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工作细致认真,记录齐全,实际效果较好。专家组还认为该项目涉及文物数量大、修复任务重,修复人员很好地去除了文物病害,最大限度展现了文物的价值,修复规范、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白银市博物馆馆藏陶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通过初验,同时对做好文物后续保存与保护、人员培训与后期服务;完善规范项目结项报告、修复档案、项目管理资料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