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宣传教育>社教活动>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白银市博物馆开展“凤之韵”研学课堂——探秘千年粮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3 14:00:51 浏览次数: 【字体:

白银市博物馆开展“凤之韵”研学课堂——探秘千年粮仓

a717f156935a40f1a11ad683365d96c3.Jpeg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颗颗粮食归仓。“探秘千年粮仓——白银市博物馆‘凤之韵’”研学课堂于2025年9月13日上午,在《黄河之滨·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展厅举行,来自市区的20 多名小朋友参加了本次活动。

f0f10f1f20d244dbbfd5e5170d0e2a5c.png


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展厅,研学老师何佳重点给他们讲解了“稼穑农桑”部分。从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变化讲到各种农具的功用。何老师由展厅里的一幅“粮仓图片”引出本次研学课堂的主题——探秘千年粮仓。

076f2f20520442188393f6d5025f5191.png


首先,何老师让小朋友们回答家里的粮食装在哪里,答案五花八门,可见孩子们平时都善于观察生活。志愿者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发放小奖品以示鼓励。

接着何老师利用PPT从什么是粮仓、粮仓的分类、历史变迁和储粮智慧等几个方面给小朋友们做了详细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ec14a499503842b395495082a1045b11.png

何老师讲到,粮仓又称粮廪(Lǐn)、仓廒(áo),是专门用于储存粮食的建筑物或设施。它是连接农业生产与粮食消费的关键枢纽,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建粮仓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供需,平衡丰年与歉年,平抑物价;备战备荒,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战略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系政权稳定。

7fa0d2f309b242f3bd4a4281716a4f6f.png

何老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形象地给小朋友们阐述了粮仓的结构和分类。按结构可分为地下仓、地上仓、半地下式等;按功能上分为官仓、民仓和军仓。通过讲述,小朋友们对粮仓有了大概了解。

2efc963ee5444f1c848ade2d8a91076f.png

何老师着重讲解了粮仓的前世今生。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窖穴和地坑式储存;先秦时期“仓”与“廪”的区分;汉唐时期官仓制度完善,含嘉仓储粮可达数百万石;宋元明清时期仓储体系日趋完备,漕运与粮仓紧密结合;近代受西方影响,开始出现砖石结构的机械化仓房;80年代至今的绿色生态储粮等知识。

在知识拓展环节,何老师又讲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袁老说,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以此共勉。

86856bab6d2548d9b8376dcb5453d17f.png

通过互问互答,小朋友们知道了有关“粮食”的节日方面的知识,比如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中国农民丰收节、填仓节等。

0b2e8f2135b74067b03f0b31b64db6ac.png

手工制作环节,在研学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利用纸杯、麻绳、纸条等材料制作出了一个个小粮仓。纸杯在小朋友们的手上,上下翻飞,他们由下到上细细地缠着麻绳,缠得紧密又均匀。然后用牛皮纸剪出粮仓的屋顶,这样就不怕风吹日晒,再写上“丰收”两字。粮仓在手,踏实又美好。

a5063bbe87794be2aa7a5aac7b6e1f23.png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储粮历史从朴素的窖穴到智慧的云端,粮仓的演变史,就是一部人类与饥饿抗争、追求繁荣稳定的奋斗史。

f77576794c2c49958b3cd77a6a071fee.pn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