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博物馆2024年春分线上社教活动—雨霁风光春分天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更是农耕的重要时节。此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意盎然:
春分至,农事忙,不负好春光。大地开始回暖,是进行春耕备耕的好时机,人们在春分这个节气里积极投入劳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为全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候元鸟至:
元鸟,也作玄鸟,指燕子。春分时节,燕子收到春天的召唤,从南方飞来,北方的人们又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了,就像儿歌中唱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二候雷发:
阴阳薄动为雷,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
三候闪电来:
由于天气转暖、雨量渐增,会伴随着雷和闪电,滋润大地。
春分习俗:
1.竖蛋: 春分这一天,人们会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用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竖蛋的传统起源于 4000 年前,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2.吃春菜:春分时节,民间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的说法。在岭南地区,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3.放风筝:春分期间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会参与。风筝类别较多,一般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4.祭日:在古代,春分是节日,同时也是祭祀的日子。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
小结:春分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节气,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虽然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