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博物馆线上社教活动——话说重阳
重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之一,岁月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使其内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九九重阳,春秋战国时早已提到,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源远流长。
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2006年,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登高赏秋,遍插茱萸,祭祖祈福,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国情怀,重阳节的风俗有:
登高
重阳节登高源于一个神话故事。东晋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当地的百姓就会得病。有一年,瘟疫夺走了本地青年恒景父母的生命,他也差点丧命。
恒景病愈后,决定访仙学艺,为民除害。历经艰险,他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神仙,神仙为恒景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其为徒,并送降妖宝剑,传授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武艺。
农历九月初八,神仙对恒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临走时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告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去。
九月九日早晨,恒景来到家乡,按照神仙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高山上,给每人发了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它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飞奔下山,几个回合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古人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重阳糕做成九层像宝塔,上面再制作两只小羊图案,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在《九日闲居》中提到:重阳节看到“秋菊盈园”便“寄怀于言”。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在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除了赏菊,在重阳节里人们还饮菊花酒,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祛火之功效,被誉为“延寿客”。古时的菊花酒,讲究头年重阳节时酿制,等到来年重阳节时再饮用。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唐代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或插头上,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放纸鹞
传说,重阳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与之相对,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重阳节风俗,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过节形式。“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说的是地区过重阳节的风俗。月上柳梢,陕北人用荞面熬羊肉吃过后,三三两两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时,还有人摘几把野菊花,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重阳诗词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通过登高远眺所见的秋江景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忧国之念与萧瑟秋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倾诉了诗人漂泊不定、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展现出一种质朴的忧郁之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承载着游子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定格成重阳节对亲人无尽思念的经典。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显示了伟人毛泽东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九九重阳,看菊花开遍山野,赏秋意傲然绽放。插一支茱萸,簪一支菊花,登高临远,满目秋色,千万风光,馨香弥漫。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