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战“疫”·文化先行‖白银市博物馆线上社教活动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大暑之后,到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渐次成熟。
立秋分为三候:
“一侯凉风至”
“二侯白露降”
“三侯寒蝉鸣”
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习俗
(一)咬秋
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被称作“咬秋”,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
(二)贴秋膘
古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需要补,也就是“贴秋膘”,以肉贴膘。
(三)晒秋
晒秋,“秋”指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在山区,由于地势复杂,村民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四)祭祀土地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是为了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庆祝丰收。
立秋养生
在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宜,不宜大补,多食豆类,少吃油腻之物。
在保暖方面,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秋季虽然感觉“不冷不热”,但早晚温差大,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人体防御不当,即可受寒致病,要及时加衣。
趣味问答
朋友们可以在最下方的留言栏参与答题,回答正确的前两位观众在疫情结束开馆后来我馆领取精美礼品,期待您的到来!
(一)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哪个期间?
A.入伏 B.中伏 C.末伏 D.处暑
(二)立秋意味着送走了炎炎夏日,迎来凉爽秋日,人们想将这样的秋日咬住,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西瓜、香瓜、玉米等食物的习俗,这种习俗被称为()
A.“过冬” B.“贴秋膘” C.“打秋风” D.“咬秋”
(三)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
A、立春 B、夏至 C、立秋 D、冬至
(四)立秋后,蝉的叫声比夏天沙哑,声音显得更凄切。而到了深秋时节,当气温低于24℃时,几乎听不到蝉叫了。影响蝉鸣叫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 D.温度
(五)清朝几乎每年立秋之后都要到“木兰围场”参加一次为期二十天的狩猎,一生共参加了四十八次”的皇帝是(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道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