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冬奥·文化先行|白银市博物馆线上社教活动 ——浓情“腊八”暖寒冬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在北方,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腊八节的“前世”传说:
1.释迦牟尼
根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未成佛之前,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为了寻求人生的真谛与生死的解脱,舍弃王位,出家苦修六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麦,行销骨立,最终认为这种苦行并不是解脱的办法,于是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用杂米和着羊奶熬成的乳糜,恢复了体力,佛陀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终于大彻大悟,顿悟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各地佛寺就在腊月初八举行浴佛会诵经,并用谷物果实等熬粥供佛,赠予门徒和信众。
2.赤豆打鬼
据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作祟,小孩子生病、人们品行不端等都是因为恶鬼的缘故。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畏惧赤豆,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熬粥,借粥里的红豆、赤小豆来打鬼,驱疫迎祥,这才有“赤豆打鬼”之说。
3.纪念修长城劳工
秦始皇下令修长城时,劳工们日夜赶工不能回家,全靠家人送粮管饱,不少人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这天,劳工们把自己残存的杂粮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每人一碗来抵御寒冷。后来为了纪念这些劳工,人们每年腊八煮粥喝。
腊八节的寓意: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表达了农民对来年丰收的一种美好祝愿。人们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来祭祀祖先神明,感谢祖先对他们生活的庇佑,同时也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六蓄兴旺、五谷丰登。
腊八节的习俗:
1.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食材有大米、红枣、花生、小米、薏米、玉米、莲子、桂圆等,最少八种,多不上限。关于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在甘肃,第一碗腊八粥要糊抹在墙壁和大门框上,称作“糊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2.腊八糁饭
甘肃当地在腊八这天并不喝粥,而是要吃“腊八糁饭”。它由“腊八粥”演变而来,在腊八这天早晨天亮之前,用小米、大米、糯米煮成粥,然后再加进去事先煮好的豆类,而后再加上一把白面搅和成“糁饭”。传说谁家的腊八糁饭吃得早,谁家的庄稼就会黄得早,成熟的早。腊八的糁饭却不能吃尽吃完,要留一部分,其意是年年吃剩有余。
3.泡腊八蒜
腊八蒜的“蒜”字读音和“算”相同,过去在腊八这天各个商号要核算账目,计算一年的收支。这天就是清算所有账目的日子,大家就俗称为腊八算。这天是很多人要还钱的日子,很多欠别人钱又感觉忌讳说算账这个事情,就将腊八算比作了腊八蒜。腊八蒜的这层含义存在,所以沿街的小贩也少有卖腊八蒜的,造成腊八蒜必定要自己家中来做才可以。所以制作腊八蒜就成为了每家每户的一种习惯。
4.吃冰
吃冰的习俗是在腊八前一天,人们用钢盆盛水,让它在里面结冰。等到腊八节就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一年都不会肚子痛。
趣味问答:
关注“白银市博物馆”公众号,参与互动问答。答案以“姓名+联系方式+问题答案”形式在公众号页面留言回复答题。前十名答对者可根据我馆发布的获奖名单到博物馆领取精美奖品。
单选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腊八节的习俗?( )
A.吃冰 B.喝腊八粥 C.吃腊八蒜 D.放爆竹
2.请问腊八节与哪个宗教有关?(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关于腊八节来历的传说有很多,下面哪个不是?( )
A.赤豆打鬼 B.纪念释迦牟尼 C.纪念修长城劳工 D.驱逐鬼
4.下面哪个不是腊八粥的别称?( )
A.七宝五味粥 B.佛粥 C.小米粥 D.大家饭
5.腊八节的寓意不包括?( )
A.祈福 B.祈求丰收 C.祭祀先祖 D.赞美冬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