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宣传教育>社教活动>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赴白银市博物馆开展“与‘泥’相遇”未成年人研学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2 09:12:23 浏览次数: 【字体:


白银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马家窑文化时期彩陶,其纹饰繁缛多变、器型丰富多彩,极具学习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7月20日上午,白银市博物馆与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在博物馆三楼开展了主题为“与‘泥’相遇”未成年人研学活动。

4ba4fb398ceb4892995b30bd01ebaf5a.Jpeg

上午九点,二十几位小朋友及家长来到白银市博物馆集合,兰州大学文化行者马花莲耐心地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流程,活动分为参观《白银史前文化艺术展》、聆听马家窑文化相关知识、手绘彩陶、制作陶器四个部分。

c47b8863fac2499eb87bc09b5f2a72b1.Jpeg

小朋友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白银史前文化艺术展》。他们认真聆听马家窑文化彩陶相关知识,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分别代表了三个时期的文化思潮和社会状态。马家窑类型彩陶上画有大量水波纹,体现了先民对水的崇敬和赞美;半山类型彩陶出现菱格纹和葫芦网格纹,体现了先民们从水崇拜逐渐转向土地崇拜;马厂类型出现的四大圆圈纹和折带纹,表达了先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希望战胜水患、保护家园的强烈愿望。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们还用肢体模仿彩陶的形态,她们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样子,引得现场阵阵笑声。

02346ea4cecb41119229c1bd17788c8c.Jpeg

9eb0de67eca04a409187e6cd2b740f46.Jpeg

随后,小朋友们在课桌前就坐,领队闫晓凡运用PPT的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课,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彩陶纹饰的形态及彩陶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小朋友们对马家窑文化的感悟。

ff46280db8d544ef80dd7069d7a888b5.Jpeg

课程结束,小朋友们仍意犹未尽,接下来便是绘画环节。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彩陶的仔细观察,一笔一划认真地在纸上画出了绚丽多姿的彩陶纹饰,有水波纹、葫芦网格纹、旋涡锯齿纹……

3b4375daa5e04577854cb0e94c2ee9a9.Jpeg

接下来,活动现场迎来了小朋友们最为期待的“与‘泥’相遇”环节,在家长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按照老师讲授的泥条盘筑法,用特质陶泥,一丝不苟的开始制作陶器。一块块陶泥,在小朋友灵巧的小手下,变成了一件件充满童真童趣的“工艺品”,有水壶、篮子、盘子、陶罐……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灿烂自信的笑容。

“与‘泥’相遇”研学之旅活动,为小朋友们带去了趣味横生的暑期生活,在接受历史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获得了知识,感受到了快乐,这正是博物馆“寓教于乐”社会教育的初衷。

 

兰州大学 文化 行者 团队 白银市博物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