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馆务公开>信息公告>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白银市博物馆线上社教活动——寒露清冷霜染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3 08:49:34 浏览次数: 【字体:

长假结束,寒露将至,此时秋意渐浓,寒气渐生,标志着秋季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在中国民间,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之谚语,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

寒露的来历

a3b528a3a252408d88ae08887517e97a.Png

寒露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农业生产的时令密切相关。在这一时期,天气转凉,降雨增多,植物开始做准备迎接寒冷的冬季。因此,古代农民在寒露节期间开始收获农作物,储存食物以备冬季使用,并通过举行庆祝活动和祭祀仪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并祈求来年丰收和平安。

寒露的传统习俗

1.祭祖及敬亲

寒露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农业生产的时令密切相关。在这一时期,天气转凉,降雨增多,植物开始做准备迎接寒冷的冬季。因此,古代农民在寒露节期间开始收获农作物,储存食物以备冬季使用,并通过举行庆祝活动和祭祀仪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并祈求来年丰收和平安。

2.登高

f51c7e51201340e09a3d09de003460ef.Jpeg

寒露凉爽宜人的气候适合登高,登高也是寒露的重要习俗之一,有步步高升、高寿的美好寓意。

3.秋钓边

每逢寒露,气温骤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处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寒露的饮食习惯

一糕

寒露节气过后,天气渐冷,花草树木开始凋零,古时人们将寒露称为“辞青”。由于寒露节气和九九重阳节距离较近,所以在寒露节气便有了吃花糕的习俗。花糕中的“糕”和“高”同音,在寒露吃花糕有“步步高升”的寓意。

二饮

喝菊花茶

寒露过后,为了降秋燥,很多地方都有喝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是用菊花、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还被称为“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健脑等作用。

喝寒露茶

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最好的阶段,每年寒露的前三后四天所采的茶被称为“正秋茶”。秋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又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和清香,寒露后喝寒露茶,秋天的燥气会随着茶水一起消退。

三果

吃柿子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寒露节气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软糯香甜的柿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还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不过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不能空腹食用,也不能过量食用,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吃板栗

寒露节气前后,新鲜的板栗大量上市。板栗生吃脆甜,煮熟以后香甜软糯,板栗还是药食两用的佳品,老少皆宜。

吃山楂

在农村有“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的说法,寒露山楂红,酸酸的山楂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是秋季水果中含钙最高的水果。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吃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等作用。

 

白银市博物馆 线上 社教活动 寒露 冷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