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馆务公开>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武威发现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 再现2亿多年前的奇异生物

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3-07-15 15:32:43 浏览次数: 【字体:

据西部商报报道 :7月8日,凉州区古城镇一位细心的中学校长看到学生手中拿着一块酷似贝壳的石头,进而追踪溯源,在一片河床上发现了一大片古生物化石。

  细心校长从“贝壳石”追到古生物化石

  7月9日,在著名考古学者孙寿龄的带领下,记者前往凉州区古城中学采访。古城中学校长牛开全向记者讲述了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巧遇。

  日前,牛开全校长偶然见到学生拿着一个酷似贝壳的石头把玩,爱好书画的牛校长顿觉蹊跷,在学生的带领下,牛校长找到了“贝壳石”的来源,发现了凉州区杂木河渠首河床一大片古生物化石的踪迹。

  牛校长向记者展示了学生捡到的那块酷似贝壳的石头,石头呈黑色,坚硬而光滑,外形酷似贝壳。之后,牛校长带记者参观了学校师生从杂木河渠首河床搬来的三大块具有化石风貌的石头。三块大石头质地坚硬,外表呈灰褐色,远看和常见的河石没有两样,就近一看,石头表面密密麻麻的“游走”着小鱼、小贝及其他叫不上名字的小动物,还有一些树枝和草叶的身影,其中一块石头上一个动物骨头的断面清晰可见。遥远的时光已经让这些生物变成了坚硬的石头。

  学者表示石头确为古生物化石

  随后,牛校长带考古学者和记者一行来到离凉州区古城镇西南约8公里的杂木河渠首,站在高处,只见一条宽约10米,长约1000米的灰褐色河床与周边的环境明显不同,久远的地质断裂形成的断层兀自耸立,灰褐色的石头自西向东错综交叉。走下河床,牛校长依次向记者介绍了分布在各处的具有化石风貌特征的石头,或立或躺,或大或小的石头上明显地分布着贝壳、鱼和其他叫不上名字的小动物,还有一些植物的模样分布在石头的表面。

  看完河床,考古学者孙寿龄表示,凉州区杂木河渠首河床发现的具有化石风貌特征的石头确为古生物化石,该化石的形成年代约为三叠纪(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后期,久远的地质和气候变化,将那个年代的海洋,河流及其中的生物变成了今天的化石。孙寿龄表示,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研究本地区三叠纪后期的地壳运动、海洋水位降低、陆地增大、气候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 张振国)

武威 发现 三叠纪 古生物 化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