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珠:国家文物局五大举措助力文创产业发展
2月8日,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做客人民网《两会E客厅》栏目,以“如何让文物资源更好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针对如何提高博物馆文创开发水平问题,刘玉珠透露,国家文物局将采取以下举措发展文博创意产业:
一是与文化部研究出台推动文创产品开发的政策性文件。
二是加大博物馆文化创意资源开放力度。
三是鼓励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社会资金与博物馆文物资源相结合,拓展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
四是发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和省级综合博物馆的引领作用,打造更多创意品牌。
五是重点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拓展和延伸文化传播功能。“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重点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国家记忆工程,鼓励扶持文博单位和各类市场主体,开发更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促进文化消费。
据刘玉珠介绍,近年来,各级博物馆纷纷加大文化产品开发力度,增强博物馆服务和造血功能。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开发经营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二是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显著提高。三是经营能力和营销渠道大幅拓展。四是社会效益有效增强。
他也指出,我国文博创意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以上问题,《博物馆条例》和这次即将出台的国务院指导意见提出要“挖掘藏品内涵、开发衍生产品”,“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这都为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法规和政策支持。另外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制定《博物馆商业经营活动管理办法》。2015年,确定中国国家博物馆等10家单位为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