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馆务公开>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代表委员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

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16 15:10:03 浏览次数: 【字体:

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一带一路”在建设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从梦想走进现实。将于今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推动丝路沿线文化交流

  文物对外展览交流在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对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与丝路沿线多国合作开展文物考古与调查、文物修复与保护。“通过文物领域的交流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商品外销瓷器的销售路线更加清晰,佛教造像艺术自印度通过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传播的脉络更加明确,同时,还向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深入而具体的交流方式,可以很好地向域外展示中国文化面貌,加深各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拓展空间。”单霁翔说。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带,更是情感的、文化的纽带。我们要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历史上留下的文化交流的佳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举例说,他去年访问白俄罗斯时,发现一位白俄罗斯雕塑家的祖父创作了郭沫若、茅盾、巴金等40多位中国作家、艺术家的雕塑,作品饱含对中国的深厚情感。今年8月,中国美术馆将为这些雕塑举办展览,并与白俄罗斯同行一道,进一步促进中白国家美术馆间的绘画及雕塑作品互展,邀请更多白俄罗斯艺术家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艺术展览。

  全国政协委员、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认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蓬勃开展,首先得益于国家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以及造福各国人民的蓝图愿景。“我们要充分发掘与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共同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吕建中表示,应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利用民间的语言、民间的方式、民间的平台,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往,传播中国声音,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与民心相通。

  把丝路遗产研究透、传承好

  古丝绸之路沿线出土文物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碰撞与交流的重要物证,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博采众长、融合创新的优良传统。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是世界文明传承的需要,也对建设“一带一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建议,加大对丝绸之路沿途出土文物的研究和保护,规划和设计“丝绸之路出土文物认知与中外技术交流研究”等项目,揭示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历史时期重要文物的科学认知、地理分布及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路线,阐明古代材料技术沿丝绸之路传播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巨大贡献。此外,赵丰还建议设立“国际丝绸之路日”。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建议有关部门支持陕西构建“丝绸之路中华民俗文化长廊”,统筹谋划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

代表 委员 聚焦 一带 一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