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盗掘西汉古墓葬案告破 1100余件文物被追回
96起文物案件,1100余件文物被追回,追缴的西汉鎏金编钟、琉璃发簪世所罕见……17日,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陕西淳化“7·20”系列盗掘西汉古墓葬案宣布告破,警方经过一年多的侦查,打掉相互交织且组织严密的8个盗掘古墓葬犯罪团伙,共计91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近年来全国破获的重大文物犯罪系列案件之一。
犯罪分子是如何作案的?文物盗掘和贩卖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随着案情的进一步披露,一个盗、贩文物的黑色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钩弋夫人墓盗洞“拔出萝卜带出泥”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境内的汉云陵是汉昭帝刘弗陵之母“钩弋夫人”的墓地。
2016年7月,墓主人的长眠被一批盗墓者所惊扰。淳化县公安局局长贠彦武介绍,群众向公安机关举报称,有人在汉云陵实施盗掘。警方立即展开走访调查发现,此处盗洞较浅,尚无文物被盗出。但由于此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警方持续蹲守多日后,发现一可疑车辆昼伏夜出频繁出现。警方遂顺线追踪,确定了第一个犯罪团伙。
鉴于案情重大,淳化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公安部也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专案组从第一个抓获的犯罪团伙入手,经过一年多的侦查,最终打掉了相互交织且组织严密的8个盗掘古墓葬犯罪团伙。包括从事文物倒卖多年的张某平、王某县等在内,共计91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制作考究的汉代鎏金连枝铜灯、工艺精美的螭龙纹铜饰件、栩栩如生的黑陶俑……在案件告破的同时,包括222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在内的1100余件涉案文物也被陆续追回。
淳化县公安局副局长杨改过介绍,此系列案件中,警方共侦破盗窃、盗掘、倒卖等文物案件96起,涉及西安白鹿原薄太后墓、杜陵邑遗址,甘肃武山、镇原,山西曲沃等地的古墓葬被盗掘案。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表示,这一系列案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多、破案数量多、追缴文物多,是近年来公安机关破获的重大文物犯罪系列案件之一。
分工明确、绰号联络、形成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一系列案件中,有专业化、组织化的盗墓团伙,也有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文物掮客,还有高价收购文物的所谓“收藏家”涉案。他们之间彼此勾连,形成相对独立又互有交织、错综复杂的犯罪网络,进而产生完整的文物盗、贩黑色产业链。
在这个利益链条中,一件文物从最初的盗掘者手中经四五个层级转手,最终价格可翻至百倍,每一环节都有利可图。本案犯罪嫌疑人之一张某战就供述,他从两笔总成交价900万元的文物非法买卖中获利150万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