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馆务公开>馆内动态>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白银市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4)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4-03-06 16:02:50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甘肃省文化厅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总体布局编制,主要阐明白银市博物馆发展意图,确立

白银市博物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工作重点,使之成为未来五年全馆的行动纲领。

一、白银市博物馆基本情况

(一)单位概况

白银市博物馆位于白银市白银区长安路16号,是2007年经白银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是白银唯一的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862.23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400平方米。现有在册工作人员13人,临聘人员28人,内设办公室、陈列展览部、历史研究部、安全保卫部。馆藏文物2875件,民俗实物1296件,现代书画作品169副,根雕类作品241件。开设有白银史前文化艺术展、笔墨春秋书画展、白银工业遗产展、白银民俗实物展、根雕艺术展、民俗油坊复原展六个基本陈列展览。

白银市博物馆利用展板图片、广告宣传、多媒体等手段,全景式展示白银历史名人、地域民俗文化、工业遗存,使观众可以全方位、多层次身临其境地了解和感受白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氛围,领略白银的历史奇观、古代文明及白银的创业精神。

白银市博物馆自被批准为国家免费开放博物馆,就常年向公众免费开放,年累计开放天数达310余天,年接待观众27万人,已成为白银传承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和窗口。被白银市文明办授予白银市文明单位称号,是白银市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博物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队伍建设方面

(1)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考古、藏品管理、陈展设计、文物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梯队。

白银市博物馆自筹建伊始,在编人员几乎全部为其他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缺乏馆藏资源规范管理,陈展设计布局,历史文物研究等相关理论支撑和实践锻炼。

(2)职称数额偏少,由于文博专业中、高级职称名额限制,晋升通道狭窄,严重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馆藏资源方面

(1)博物馆现存各类文物2875件(套),作为地州市级博物馆,馆藏资源数量较少,文物藏品等级不高,成为严重制约博物馆等级评定的瓶颈。

(2)博物馆馆藏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建馆时间晚,馆藏积淀少;白银市博物馆2011年1月正式成立。由于起步晚,文博工作开展推进缓慢,馆藏资源的储量丰富程度不高。二是文物征集经费短缺,在全民“收藏热”及文物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文物征集难度愈来愈大。

3.陈列展览方面

白银市博物馆现有馆舍为白银市文化中心部分用房改造而来,受建筑物结构、层高、面积等因素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馆藏资源的陈列展出计划,展出效果无法满足全市广大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无法彰显和发挥文化引领力的应有作用。

二、“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

(一)项目建设

根据2014年度第四季度《白银市博物馆设施建设规划项目检测表》显示:白银市博物馆设施建设建筑面积9940㎡,占地2528㎡,计划总投资5547.3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700万元,地市级配套财政资金2847.33万元。博物馆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二)免费开放经费的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白银市博物馆共计执行免费开放经费1895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管理运行和安全保障、基础工作。累计完成接待和服务观众近112余万人次,承接各类临时展览30余场次。在省财政厅、省文物局联合实施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中,白银市博物馆2012年度、2013年度连续两年获得优等考评名次。

三、博物馆“十三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

1.政策支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更加明确细致的要求,重申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阶段步骤和各项举措。

2.社会环境

白银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以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平台的文化阵地建设,一方面得益于中央、省市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从政策方向的指导到配套资金的拨付,极大地鼓舞了公共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基层文化的发展滞后,也为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提供了广阔天地。此外,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热切期盼,对社会主流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无限渴望,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坚实的推动力。

3.发展机遇

白银地处甘肃中部,比邻省会兰州,由甘肃省全力主推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的工作布局。这无疑为公共文化建设全面跃升提供极大契机。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局,努力实现文物本体保护好、展览提升优化好、学术研究推进好、服务观众改善好,充分发挥博物馆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丝路经济带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2.总体发展思路

(1)继续深化科学管理,完善各项运行机制;加强对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方面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程。(2)准确定位发展方向,突出地域特色理念;紧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深入挖掘本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

(三)发展目标

1.加强能力建设,巩固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在“收集和保护”、“教育和研究”、“开放和服务”三种内在职能长期化、系统化、组织化,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准。

2.强化科技和人才作用,加强地域和馆藏资源的基础性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3.按照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完善博物馆管理体制,逐步尝试建立理事会管理机制。创新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环境。

4.打造博物馆发展的精品展览、创建品牌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我市文博事业整体繁荣。

(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1.基础设施建设(3900万元)

(1)标准化文物库房建设工程:白银市博物馆标准化文物库房建设地点位于市博物馆建设项目选项址范围内,规划占地5亩,总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概算投资3900万元,结构形式为彩喷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15米,绿化率≥35%,建设资金主要为震后国家文物重建资金,建筑布局依照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标准化文物库房标准进行设计。

2.博物馆装饰装修(5538万元)

(1)新馆装饰装修:白银市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9940平方米,内部装饰装修将结合博物馆具体功能,依据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博物馆装饰装修新馆要求,通体分区一体化设计,以陈列展示为主线,力求高雅、温馨,给观众以美得享受。白银市博物馆新馆装饰装修面积4420平方米,概算投资884万元。

(2)陈列布展装修工程:白银市博物馆新馆展区面积约5520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584万元;其中:

白银史前文化艺术展、笔墨春秋白银明清书画展、白银工业遗产展、白银民俗实物展、根雕艺术展、民俗油坊复原展、古生物化石展、全国名人书画展八个陈列展览面积4800平方米,概算投资1440万元;

各类临时展览及交流展面积720平方米,概算投资144万元。


(3)展厅及文物库房安防工程: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市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重点,建立博物馆安防系统是博物馆现实工作的需求,博物馆安防系统由监控主机系统、探测系统、监控系统、红外热感应系统等组成,与当地公安部门实行联网,该工程总投资约286万元。

(4)博物馆室外辅助工程:白银市博物馆室外辅助工程由室外各类管网、应急配电系统、室外活动区域、室外绿化、室外水循环系统、供热系统等组成,项目概算投资1200万元。

3.数字博物馆建设(5000万元)

(1)项目名称:白银市博物馆3D数字化博物馆。

(2)项目背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为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然而博物馆藏品保护和藏品利用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功能性矛盾。从博物馆藏品保护角度而言,应该消除一切可能对藏品造成潜在损害的利用;但从藏品的利用角度出发,研究、传播乃至展示的过程中,势必会对藏品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解决博物馆功能性矛盾已成为困扰博物馆工作的结构性难题之一。博物馆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逐步扩展使用无疑对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可行方案。作为新建博物馆,应当顺势而为,以卓越的前瞻性和对文物保护的历史责任感,从长计议推进数字化建设步伐。

(3)项目概况:3D数字博物馆是目前流行的“绿色”展馆,采用最新的三维仿真技术,实现虚拟展馆的三维可视化,实现自动漫游、手动漫游;并且结合地图导览功能,语音解说,图片文字加载,视频播放等一些列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任意地点通过互联网登录网上博物馆系统,进入该模块后,即可在众多参观者面前展示出逼真的三维虚拟博物馆。

白银市博物馆3D数字博物馆是利用三维虚拟功能,将博物馆建筑及馆藏进行三维仿真制作,开发出完整的虚拟博物馆。随时随地可以在该虚拟博物馆中随意漫游,或者事先设定好一定的路径自动漫游。虚拟博物馆场景中的文物都为与实体博物馆中真实存在的文物相对应的高真实度数字文物,讲解员或操作员可点击展品和场景任意放大旋转360度观看;配合语音解说,视频播放,背景音乐等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网上博物馆。

(4)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人民币,包括:建安工程费、工期前期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预备费等。

(5)效益分析:数字博物馆是面向公众打开的另一扇窗口;实体博物馆的丰富咨询得以借助这个平台传递出去,社会公众的需要、意见也可以利用这个窗口的互动性传递进来,促进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密切与社会公众的联系,加强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

数字博物馆是促使潜在观众变为博物馆实体观众的桥梁;数字博物馆高品质的展览和虚拟呈现的迷人震撼效果,以及生动有趣的节目、活动等,激发人们参观、体验实体博物馆的兴趣和愿望,进而成为实体博物馆的真实观众。


4.馆藏文物保护(885万元)

树立文物资源属于人民、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鼓励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确保公众在履行文物保护义务上各尽其能,在共享文物保护成果上各得其利。

(1)设备更新升级:博物馆文物保护硬件设施含文物库房、展厅等文物存放地防虫、防霉、防尘等设备;建立博物馆各展区、库房温湿度控制系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该项目概算投资645万元。

(2)文物修复:博物馆馆藏字画修复、陶器、瓷器修复、古化石修复,概算修复投资240万元。

5.社会服务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骨干作用,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社区学校厂矿为重点,建成覆盖城乡二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博物馆建设并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公众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对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及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和文化机构,既是科学与文化知识的宝库、人类社会文明教化的殿堂,还是促进人类精神与体魄和谐发展的大课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既是理论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为观众架起了一座沟通政府与公众、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承担着传播、传承文明、促进和谐、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培养先进文化的责任;博物馆也是一个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机构,通过专业的藏品研究及其学术成果的展示,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学术水平;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方面,博物馆是公众的终生学习课堂。


(五)经费需求

为保障博物馆工作健康有序向前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职能,根据现代博物馆服务要求,十三五期间白银市博物馆所需各类保障性经费约15323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引进社会化管理

推进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探索建立博物馆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遵循文博工作自身规律、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促使建立博物馆社会服务中介机构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发挥博物馆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

(二)完善服务运行机制

创新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探索创制符合自身发展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健全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推动博物馆与学校、农村、社区、企业和部队等开展共建共享活动。探索建立文物保护员和文物保护志愿者的扶持奖励制度。

(三)加大投入

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博物馆经费的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建议地方政府将文物保护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落实其法定增长要求。支持吸纳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设立公益性文物保护基金,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兴办博物馆,以及对文物博物馆事业进行公益性捐助捐赠。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以业绩为依据、以能力为导向的博物馆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积极引进创新团队、青年人才、社会人才、海外人才参与到文博行业中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建立高级人才跟踪培养服务制度。健全文物部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培养文物博物馆人才的工作机制。

中长期 发展 规划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