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白银”历史文化大讲堂第二十四期——“白银黄河岩画”讲座走进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镌刻精琢远古风,千年画卷锁岩中。
文图并茂垂青史,邃穆凝神似重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在岩穴、石崖壁上刻有浮雕、绘有彩画,用粗狂、古朴自然的方法来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内容和信仰。这是文字发明以前最早的“文献”,传递着人类的精神,用艺术的语言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2023年12月14日下午,金城兰州,天微寒,气清爽,由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白银市文物局主办,白银市博物馆、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白银市博物馆张自娟副研究馆员主讲的“白银黄河岩画”走进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杜军、工美教研室主任石晶、文保教研室主任贾真及200多名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副院长马荣主持了讲座。这是市博物馆举办的第24期“讲述白银”历史文化大讲堂。
万宗都有其源,张自娟首先对白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古迹遗存、复杂的地形地貌做了概述;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唐.张读《宣室志》对中国岩画的记载,印证了中国是岩画发现最早、文献记载最早的国家;介绍了中国岩画界的领军人物、中国岩画界的理论创建者和实践开拓者盖山林先生以及陈兆复、张亚莎、汤惠生、李永宪、张建林等先生在中国岩画的发现、发展、演变、研究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对中国岩画从北方岩画、青藏岩画、西南岩画、东部岩画四个系统以及甘肃岩画的主要分布区域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对白银境内分布在景泰、靖远、平川三地的21处黄河岩画做了介绍,包括以动物、人面像、人物、符号、狩猎、放牧、车辆为主的题材和包含磨刻、敲凿、划刻的凿刻式制作技法。分别从动物岩画、人骑岩画、人形象岩画、狩猎岩画、符号类岩画、车辆岩画、手印岩画七个类型对白银境内岩画做了文化内涵阐释。
从PPT中一张张对“白银黄河岩画”考察、采集数据、分析研究的图片,感受到白银文博人早出晚归、攀岩涉水,日晒雨淋,用脚步丈量每一处岩画的吃苦精神;举办座谈会、学术交流会、讲座、出版岩画图录、课题研究、展览、研学、文创产品,拓展了白银黄河岩画的深度和广度,丰富的内容让学生目不暇接。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师生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做记录,还不时地拿着手机拍课件内容,以便课后学习。讲座过程中,张自娟不时跟学生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表现出对“白银黄河岩画”浓浓的兴趣,同时,同学们也欣赏了世界各地及国内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岩画图片。
最后她寄语同学们:
请用心聆听大山的声音,
潜心去观察各地的岩画。
岩画是有生命的,
是有灵魂的,
岩画蕴藏着
朴素的哲学,神秘的宗教,
古人的智慧,艺术的思想。
生与死,灵与魂、
情与理,文与画,
一览无余!
岁月无语,唯石能言!
讲座结束,张自娟一行参观了院内的文物保护修复检测、壁画文物修复、壁画临摹、书画装裱与古籍修复实训室,首饰设计与工艺实训室,唐卡实训室及彩陶、洮砚大师工坊,了解石窟寺保护技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实训课程的开设情况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