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博物馆寻觅灵感
2月1日是正月初十一,上午,中国内地歌手、西北民谣代表性音乐人、尕谣班子创办人张尕怂来到白银市博物馆,收集创作素材,启发创作灵感。他说:“我的歌很土,是乡下的。”从泥土里刨音乐,那是从大自然和真实生活细节中发出来的声音。
当张尕怂走入《黄河之滨.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展厅,一件件似曾相识的老物件、一幕幕昔日乡村生活的场景,瞬间吸引住了他。在手工剪纸展台前,看着不同寻常的传统叠压拼接剪纸作品,他好奇怎么没有见过这种剪纸方法,问是什么技法;围着张氏古琴看了一圈又一圈,询问墙面上的古琴谱如何识别;来到堂屋的土炕前,起居炕头上的蓝底粉花围布、五颜六色碎布拼接的炕单、漆着红油漆画着牡丹花的方桌,方桌上的长管烟斗等,他拿出手机拍个不停,高兴地说:“这个和我靖远老家的土炕一样,我小时候就睡的这种炕,看到这些,我就有了感觉,让我上去坐坐吧!”。
黄河战鼓、油坊、农村堂屋、皮影戏、景泰打铁花、白银曲子戏等展台都吸引着张尕怂,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啊,我就需要这些,看到它们我就来了灵感......
随后,张尕怂来到二楼“陇右通衢”展厅,细细观看着东罗马鎏金银盘、晋归义羌王金印这两件国宝文物。他的问题一个又一个:这件展品是什么年代的文物?是什么材质的?有什么故事在里面?在咱们白银哪里发现的?谁发现的......馆长张自娟与他边聊边讲述两件国宝的故事。“几千年过去了,还能这么清楚地看到,真是神啊!”张尕怂边听边感慨,不由地说:我要为白银出土的国宝写首歌。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民间音乐是一方水土文化的精髓。生于华夏,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保护、传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白银市博物馆举办的《黄河之滨.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白银地区古生物化石展》《民俗油坊展》等基本陈展或是《陇右通衢-精品文物交流展》都是有地域特色的展览,会为想要了解白银地方传统文化的人提供素材,启发灵感,为观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白银城市文化增添内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