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博物馆举办第二十八期研学活动 ——“舞动一帘灯影”
为了充分利用展览资源,拓展青少年的学习空间,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皮影艺术,白银市博物馆利用《黄河之滨 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中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宁皮影,激发青少年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5月1日上午举办了第二十八期未成年人研学之旅——“舞动一帘灯影”活动。40多名小朋友和家长齐聚博物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小朋友和家长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黄河之滨 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通过近距离参观,了解到会宁皮影内涵丰富、韵味独特、历史悠久。
接着主讲老师通过PPT的形式从皮影戏的起源与诞生入手,详细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皮影汇集了民间艺术剪纸、雕刻、美术、戏曲为一身,从选皮、制皮、画稿、雕刻、上色、链接等制作工艺,到皮影和剪纸的区别等知识,并提倡小朋友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对皮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奉上了精心准备的《狐狸和乌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耳熟能详的剧目。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白色“亮子”和灯光呈现在面前,孩子们被皮影戏明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活动体验环节开始了,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打开材料包,在老师介绍手工制作过程后,“小小皮影匠”们开始仔细的描样、上色、剪刻、打孔、链接,每一步都是那么小心翼翼、有条不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西游记》皮影人物便制作完成了。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撑诙谐。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等到表演时刻,“猪八戒背媳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等剧目在他们稚嫩的语调、幽默的配词、灵活的舞动中活灵活现,看得人眼花缭乱。银幕前的孩子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兴奋呐喊,时而热烈鼓掌;家长们也跃跃欲试,切切实实领略一番“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艺术。
在轻松热闹的氛围中,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
通过此次非遗体验活动,不仅让小朋友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感受工匠精神,彰显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激发青少年对学习非遗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课堂教育和观展实践的一次有机结合,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真正发挥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功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