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博物馆利用展览资源,开展中小学生社会教育活动--------------第二十六期未成年人研学之旅“千古垂简牍”
白银市博物馆“丝路锁钥——敦煌历史文物精品展”展出的大量汉代简牍,是我国最古老的图书之一。为了让中小学生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展览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我馆于2020年11月29日下午举办“千古垂简牍”第二十六期未成年人研学之旅活动,白银市区具有书法基础的32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直接面对展品,学习简牍的制作,了解简牍的相关知识。
在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首先参观了《敦煌历史文物精品展》,近距离观察了解汉代简牍的形制、内容、制作材料,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对简牍有了初步认识。接着讲解老师通过制作的PPT向学生讲解简牍的发展历史,简牍的相关概念,如何区分“简”“牍”“封检”,以图片形式展示甘肃作为汉简之乡出土的众多汉简,以及简牍的制作方法、用途、历史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并配合老师表演情景片段,进一步了解简牍的相关知识。
简牍手工制作是孩子们最喜欢参与的环节。过程包括“编联”与“书写”两个环节,同学们将一个个木片用丝线穿成“联”,并用毛笔在上面书写文字,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充满挑战。编联时,会遇到各种问题,线绳穿不过木孔,绑不紧木片会散落,丝线长短、木片之间的空隙大小都需要仔细斟酌等等,年龄大点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年龄小点的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同学们不时感叹古人制作简牍的不易。最终同学们都完成了编联,并用毛笔在简牍上写下自己喜欢的诗句,部分同学秉着更加写实的原则,仿写了展厅所展汉简上的隶书。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与展出的简牍进行比照并合影,展柜内外来自两个时代制作的简牍相遇,如同一场穿越了时空的对话。
此次研学活动是博物馆融入教育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充分利用展览资源,以展品为依托,挖掘藏品的内涵,将课堂教学和观展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参观、聆听、思考、动手、展示的过程中快乐地走进文物世界,从而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效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