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镜”界 光耀千秋“鉴容正仪”--庆阳、白银馆藏铜镜联展在市博物馆开展
2019年4月30日上午,由中共白银市委宣传部、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白银市文物局主办,庆阳市镇原县博物馆、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庆城县博物馆、环县博物馆、正宁县博物馆、华池博物馆、宁县博物馆、陇东民俗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景泰县博物馆12家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鉴容正仪---庆阳、白银地区馆藏铜镜联展”,在白银市文化中心二楼展厅隆重开展。中共白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隆基出席并宣布开展,白银市政协副主席于萍出席并致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莉主持仪式,市文联主席栗治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葛文林出席开展仪式,白银文广旅系统职工、庆阳、白银市县博物馆部分负责人、部分社区居民、白银市职业中等专科学校师生400余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古代铜镜除了作为正衣冠、饰面容的日常生活用品,更蕴含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此次联展共展出庆阳、白银两地12家市县博物馆收藏的各类铜镜175面,其年代上至西汉时期,下至明清时期。着重展现铜镜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民俗和宗教信仰等内容。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到平时深藏于库房的文物精品,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彩缤纷,也为铜镜爱好者提供一个欣赏、研究、比照的机会。
于萍主席指出,庆阳有着“岐黄故里”的美誉,璀璨的古代遗珍瑰宝星罗棋布,历代名人各领风骚,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精神遗产。而白银自古就有“日出斗金”的辉煌,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至明朝洪武年间,设办“白银厂”。近代更有震惊世界的“惊天一爆”,被冠以“中国铜城”和“共和国有色金属的长子”的称谓,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业第一的辉煌业绩。这次联展,是庆阳、白银两地博物馆对接合作、相互交流的结果,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指示精神,实现博物馆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两地文博事业发展的有力实践,更是跨地域文化互鉴与合作的重大突破。
庆阳市镇原县博物馆馆长王博文介绍了展览情况,希望白银观众走进博物馆,走近文物,在鉴赏、了解铜镜,探索远古文明,感受时代风貌的同时,领略白银、庆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希望能继续加强合作,携手创新,举办更多更好的联合展览,让文物活起来,推动文博事业持续向好发展。
开展仪式结束后,部分博物馆负责人举办业务交流座谈会,就博物馆的管理模式、社会教育形式和内容、藏品的保护、展览筹划、学术研究、馆际文化交流及扩(改)建博物馆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同时,也对博物馆免费开放未来的长远发展、文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后同行们参观了博物馆展厅及安全保卫设施。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馆际交流展览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形式。此次庆阳、白银两地博物馆联合办展,不仅增强了两地博物馆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碰撞,顺应时代要求和文化发展需要,让文化为民、服务社会这一思想落到实处。本次展览展出时间为4月30日——6月15日,展期为47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