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博物馆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7年,市博物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市文广新局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馆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在认真贯彻学习“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服务亮点,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我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夯实工作基础
博物馆是致力于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群众的需要既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生命所系,也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重在“做”,重在抓日常,严在长期。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我馆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印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征集本馆职工、社区居民、服务对象对市博物馆在 “四风”方面、联系群众以及服务群众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围绕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文物征集、展出活动、志愿者服务与社会实践、面向青少年教育等方面广泛征询有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馆领导带头,党员干部跟进,全体员工参与,深入县区及双联帮扶点,倾听群众的心声,查找自身不足。7-10月份,党员干部深入到会宁县、景泰县、靖远县和平川区进行深入调研,并就博物馆业务建设与发展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二、明确发展目标,狠抓业务建设
为了尽快提升我馆综合业务水平,切实将博物馆建设成为我市文化名片。今年伊始,根据各部室工作职能,将全馆发展总体目标有机分解,明确各自目标责任,各部室与馆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指标量化,定量考核。今年圆满并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一)业务研究逐步深入
1、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接近尾声。2016年年初我馆启动白银市历史文化数据库建设文化工程。整个数据库框架分为“建制沿革、田野文物、馆藏文物、非遗传承、历史名人、文化典籍”6个板块120个子项。全面涵盖了我市自汉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各类历史遗迹,是我市历史传承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细致梳理,充分彰显了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堪谓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百科全书”。目前已经完成数据库展示页面的设计,95%的数据录入,现已进入最后的校对整理阶段。
2、多渠道进行业务研究与培训
( 我馆讲解员赴省博参加培训)
(图为上海中国文博创意主题展览活动)
(1)3月21日,张自娟带领博物馆十人参观刘川岩画,初步完成我市平川磁窑的调查与瓷片采集,为后期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2)5月23日——24日,组织业务骨干考察白银辖区靖远平堡镇平堡村麻地沟墓群(现属于四龙镇一侧白银区管辖)、西北铜东北角的涝池沟(今白银区王岘镇)、白银区强湾乡川口村晒肚子山墓地等三处集中石棺墓葬区,邀请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郭永利(女)教授现场指导。完成县区及辖区各民办博物馆业务辅导工作;
(3)5月28日,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继续考察平川区柳州城、鹯阴城和月河城三大古城;
(4)7月23日,我馆组织讲解员、安保人员及多名志愿者赴甘肃省博物馆进行为期1天的集中学习培训。
(5)9月11日——10月13日,省博物馆分两批派遣专家来我馆进行了业务指导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库房藏品的日常管理、藏品征集、文物保护环境技术、陈列大纲撰写、讲解员培训以及志愿者服务工作;
(6)9月22日——24日,我馆派赵一龙和陈昱舟赴上海参加业务培训;
(7)修订完善全馆文物工作研究奖励制度,组织职工撰写论文。
(二)文物征集工作起步良好
文物征集工作承载着博物馆未来建设发展的重任,也是我馆一直主抓的重点工作。3月14日,征集古旧字画五套(幅),明代凤冠一顶。8月31日,征集陶器9件。
(三)免费开放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我馆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全力以赴搞好对外免费开放工作,做到了参观安全有保证,开放时间有保证,细致服务有保证。特别是法定节假日期间,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调整开放时间,很好地满足了市民节日期间的参观需求。今年,我馆在原有固定展览的基础上,完成《白银地区古生物化石精品展》的布展并向社会免费开放;举办《金鸡报晓—丁酉新春鸡文物图片联展》、《不忘初心·凝聚力量——共创文明城》、《馆藏字画精品展》、《书香白银、耕读传家》、《“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展》等现代书画展览。
(图为白银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开幕式)
(图为金鸡报晓——丁酉春鸡文物图片展)
(“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海峡两岸书画”邀请展)
(四)安全保卫工作常抓不懈
年初之时,借助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馆修订完善了《安全巡查制度》、《值班制度》、《展厅安全管理制度》和《文物库房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了安全值班的职责与要求,使安全管理走上制度化。同时,加强值班力量,确保值班员24小时在岗值守,实施交接班无缝对接。此外,由于安防设备已经连续无间断运行三年,设备渐趋老化迹象。在建馆之初设置的监控系统,已经存在视频不清晰、反应延迟等各种原因,不能满足安全监控需求,我馆积极筹措,已于今年8月底在原线路的基础上安装升级了高清系统,现有系统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清晰摄像头,安装了门禁系统,成立了警务室,同时更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监控大屏、后端存储、报警系统,实现了系统的统一管理、联动报警等功能。
三、大型公益性人文讲座主题生动
1、结合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白银市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性讲座分别于5月6日晚在白银市十中体育馆、5月7日上午在市会展中心举行。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史上最“萌”主讲人于赓哲教授做客白银并做了题为《狄仁杰真相》的讲座。此次讲座,针对“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这一主题举办的一次大型讲座,旨在引导人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认知历史,区别牵强附会的流传及影视作品。
(图为于赓哲《狄仁杰真相》讲座)
2、10月8日上午我馆邀请中央电视台《国宝在民间——走进白银》栏目特邀文物鉴定专家蔡国声、中国著名佛像文物鉴定专家、国学名家、禅画名家金申在市会展中心分别做了《古玩鉴赏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禅意文化中的美学》的讲座。讲座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石军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其银致欢迎词,市政协副主席于萍、市直各部门干部、市上部分高中学生及我市古玩收藏爱好者共计700余人聆听了讲座。
四、社会服务宣传亮点纷呈
1、我馆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送文化下乡等重要节日开展一系列进学校、进社区、进厂矿、进部队、走闹市展示、宣传、咨询活动共5次。
2、博物馆为白银辖区10所社区建立的服务站是服务公众的重要窗口,已经成为社区市民饭后闲暇享受精神食粮的主要途径,前三季度已更换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内容及各种宣传资料33次。为社区群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7000份。
3、积极发挥“德育教育第二课堂”基地的作用,举办“让文物活起来”亲子教育体验活动12场次。邀请白银辖区部分幼儿园的3—6岁小朋友和家长参与体验活动,进一步增进家长和孩子和社会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让孩子们在了解白银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学会坚强、学会自立、学会互信互助。
4、开展走进市特殊教育学校与福利院献爱心活动。5月15日下午,白银市博物馆全体职工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5.18宣传走进特殊群体献爱心活动。我们根据残障儿童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为他们带去学习的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并根据学生特点编排适合他们活动的“文物蹲”、运汽球、拼图等游戏,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10月1日上午,白银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行6人在副馆长邹克明带领下,冒雨来到白银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国庆、中秋送温暖慰问活动,给老人和孩子们送去了生活用品。
5、组织策划“讲述白银”历史文化大讲堂,已连续举办5次。分别邀请兰州城市学院客座教授、青年导演赵晓林和青年学者武优善作了题为《守望在文明的十字路口》和“白银——丝路明珠”的讲座。11月15日第三届:孟令钢主讲,主题为“走近经典——红楼梦”。11月26日第四届:李尚飞主讲,主题为“走近王阳明之有味家世”。12月28 日第五届:云宏(网名:孑与2)主讲,主题为“网络天空下的历史”。
(图为于赓哲《狄仁杰真相》讲座)
6、6月15日下午,白银市博物馆“结对子、种文化”进社区活动走进育才社区滨河小区,把精美的图片展览和文物宣传知识送进社区。
7、组织开展我馆第三届全市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并已结集成册。
8、10月6日——8日,我馆在二楼书画展厅开展了在为期三天的《国宝在民间》——走进白银选拔活动,特邀国内佛像杂项鉴定师刘建国、瓷器宝石杂项师张红强、玉器翡翠杂项鉴定师孔德佩组成的海选团队,共有500余位收藏爱好者1200余件藏品报名参选,经过初选共有包括陶器、书画、玉器、铜佛造像等在内的60余件“宝贝”入围。
五、扎实做好“精准扶贫”
2017年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定点扶贫单位、工作队员的大力支持和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馆在景泰县喜泉镇马莲村开展的定点扶贫工作蓬勃开展.
1.在落实党员干部帮扶责任的基础上,将立足联系村实际,积极推进扶贫项目工作,修筑村集体灌溉5座,修建水渠2千米,铺设饮水管道5千米。在村部周围张贴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信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让村民掌握一门技术技能,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2.联系定点扶贫,帮助村民销售“和尚头”面粉85公斤,食用油230公斤,合计金额6080元。
六、其他相关工作进展良好
1.文化中心大楼楼体粉刷和楼顶改造工程完工。根据主管局安排,我馆承担了市文化中心大楼的楼体改造和粉刷工程。设计招标施工都按规定全部完工。
2.今年8月份,在市编办、组织部、人社局和主管局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了1名专业人才招考工作,进一步夯实了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使得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更加专业化和年轻化。
3.10月17日——22日我馆利用一周时间,对馆内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对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设备设施都进行维修更换,确保馆内文物、辅助设备和参观人群的安全。
七、2018年工作目标
明年,我们仍然立足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强化业务建设,力争做到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强化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我馆在加大引进优秀临时展览的同时,对一楼民俗固定展览进行改造提升。2017年9月,我馆联合“三区人才”服务老师,对我馆一楼民俗展览提升改造的大纲进行多次完善,保证将现在库存文物更以更加精美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继续扩大对外宣传和服务,做好每年“5.18”期间和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的大力宣传;强化安保人员和讲解员进行集中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的力度,保证服务更上新台阶,保证全年免费开放天数不能少于310天,使免费开放工作出新意,有亮点,创出新成绩。
(二)继续打好公益性人文讲座、社区服务站建设和“中小学生德育第二课堂”这三张名片。大型讲座活动白银市博物馆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很大程度上为活跃我市文化氛围和推动书香白银建设打开了一扇窗户,也成为白银市博物馆对外宣传和社会教育服务的一张响亮名片。
(三)继续抓好安全保卫工作。市文化中心是一所综合办公楼,楼内人员复杂,博物馆文物安全隐患颇多,因此,必须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措施,保证制度落实,人员到位,措施得当,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体系”紧密衔接,保证馆藏文物安全。
(四)继续加大抢救性文物征集力度。
(五)继续开展精准帮扶行动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馆9月份完成驻村干部换届,继续派出职工孙银治参加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完成认真完成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任务直指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