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添新活力
白银市博物馆馆长 张自娟。
(2016年3月11日)
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提出和实施,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就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让群众方便更好的享有免费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实现和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服务设施(博物馆场馆等各种基础设施以及博物馆藏品、展览),服务行为,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文物藏品的征集、科学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信息传播),服务的目的(教育、研究、观赏)上狠下功夫。。
自2010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后,白银市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和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更多的观众认识并走进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达150余万人次,年开放时间达到310天。
一、陈展布局科学化。我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自己的特点举办形式多样的体现公众文化需求的展览,同时在展览内容、陈列方式、互动活动进行创新。既有长期稳定的陈列,也有短期、经常更换的展览。
二、服务设施舒适化。为观众提供参观服务设施,如盲道、休闲座椅、医疗救助箱、热水饮用区、雨伞、陈展指南等,使他们愉快地在博物馆参观、游览、学习、休憩。
三、文物征集常态化。最大可能,最全面、完整的收集和保护地方历史文化遗存,奠定文化传承的基础。
四、宣传教育普及化。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多样的文化手段吸引、满足观众,发挥好青少年“德育教育第二课基地”作用,打好大型公益性文物讲座、社区窗口服务两张名片牌,不仅把观众“请进来”,还让自己“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送文化下乡”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到群众的生活学习中,让他们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感受并接受教育,拓宽视野。
五、学术研究深入化。博物馆各项工作质量的提高,都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把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研究、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陈列艺术和技术的研究、受众群体的研究,体现在藏品鉴定、科学管理与保护、陈列水平上,体现在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上。
六、馆际资源共享化。整合白银历史文化资源,由白银辖区博物馆提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多媒体科技手段,以白银市博物馆为中心馆进行资源整合。促进辖区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博物馆公共文化的合力。
博物馆是宣传本地历史文化的窗口,我们必须走“保护与利用并举,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并重”的新路子,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工作中,白银市博物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障碍,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成效,社会公众才能真正享受到更加丰富的博物馆服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