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馆务公开>馆内动态>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白银市博物馆2015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1-11 12:03:14 浏览次数: 【字体:

我馆2011年3月成立,在起步晚,人员少,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下,同志们本着干事创业、团结拼搏、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逐步使博物馆工作步入正轨。馆藏文物安全得到保障,免费开放服务体系逐步优化,馆藏资源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业务研究逐步深入,社会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在全省博物馆系统也有了一席之地。

一、思想政治工作:

1、按照中央、省、市、主管局的总体要求,扎实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2、做好全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

3、做好《白银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和《历史再现工程》宣传教育工作。

二、业务建设工作:

1、文物安全: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牢固安全防范思想。组织消防演练2次,消防培训讲座2次,每周二、周五上午一小时安保人员体能训练。全年安全无事故。

2、藏品管理:

⑴社会社会流散文物征集。共征集社会流散文物46件(其中国家三级文物8件),捐赠文物9件,捐赠现代书画艺术品137幅。

⑵完善藏品账目。健全和完善藏品总账和分类帐目、目录卡、入库清单、征集手续等。

⑶馆藏文物修复。完成野牛化石、披毛犀化石修复,完成馆藏古旧字画修复招标工作,年后送北京停云馆修复。修复民国马车两架。

⑷普查工作。完成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录入和全省文化资源普查数据录入填报工作。

⑸文物鉴定。邀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东辉老师、郎树德老师来我馆进行字画、瓷器、陶器的鉴定工作。

陈列展览:

完成一楼民俗展展览提升,增加民俗物品 112 件;完成二楼书画展招标、装修、陈展工作;举办白银市首届民间书画收藏交流展,迎新春笔墨如歌书画展,白银市博物馆书法美术作品典藏展”开幕式暨《书法美术作品典藏集》首发式,甘肃·广西中青年书法交流展,银都墨韵——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刘文哲、王林、李世春、沈加勇、王存海、刘晓辉六人中国画联展,“黄河情 西北风”苏宰北书画展“建功白银 共圆梦想”——全市职工书画展等临时展览7次,羊文化图片展1次。


业务研究与培训:

⑴初步完成了我市目前已知的石棺葬调查。共调查墓群7处,景泰崇华沟墓群、陈家台墓群、杨家台子墓群,白银区的雷声山墓群、麻地沟墓群、后长川墓群、涝池墓群以及会宁王湾墓群,在调查中,共清理石棺墓6座,采集标本数袋。

⑵辖区内各民办馆的帮扶。,我馆协助靖远县新征集文物进行鉴定;协助西翼博物馆申请民办博物馆进行指导,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证明材料;协助会州博物馆2014年的民办博物馆评估进行业务指导;协助白银国家矿山公园藏品建档给予指导;

⑶ 我市民俗实物资料整理研究:我馆民俗物品品类丰富,每件物品自身都沉淀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我馆选择民俗窗户进行资料发掘与整理,对白银各地区不同的窗户形式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整理工作,撰写民俗类文章草稿一篇《一张民国时期的信票》。

⑷组织职工撰写论文。2015年,共发表文章4篇,张自娟杜永强和陈辅泰合作发表在杂志《丝绸之路》上的《试论鹯阴城与黄湾汉墓群的关系》,陈辅泰在《陇右文博》发表文章《浅谈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⑸会州窑研究:我馆工作人员多次对会州窑进行考察研究,对该窑址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助于增加陶瓷史研究的内容并将我市纳入陶瓷史研究序列中,有助于对全市乃至西北地区大部分城址和馆藏文物的断代研究提供依据。此次调查,共采集标本20余箱,并进行了分类清洗、整理、归纳工作,通过对海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比研究,最终摸清了该窑址的时代序列,下一步我馆将形成调查报告进行发表。

⑹邀请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修复专家赵亚军老师为我馆业务人员进行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培训1周。邀请省博物馆谭永梅和杜静薇老师为白银辖区博物馆讲解员进行为期3天的专业培训。

5、宣传教育:

⑴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送文化下乡等重要业内节日开展一系列进学校、进社区、进厂矿、进部队、走闹市展示、宣传、咨询活动共5次。

⑵公益性讲座已经成为博物馆一大品牌。今年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冷鹤鸣教授莅临白银市会展中心做了题为《人类的生存困境及出路》大型公益性讲座,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⑶社区服务站。博物馆为白银辖区10所社区建立的服务站是服务公众的重要窗口,已经成为社区市民饭后闲暇享受精神食粮的主要途径,今年为社区市民更换历史文化资源宣传栏4次,每周更换中国文物1次,全年累计更换51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0分,调查问卷1000余份,解答咨询120条。

⑷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第二课堂基地的作用。举办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并集结出版征文集。举行了将爱传递—白银市博物馆走进特殊群体献爱心活动,走进白银市特殊学校、儿童福利院、金山小学为孩子们送去图片展、白银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资料、赠送图书60套、捐款1150元(市文化中心各单位同志们的自发捐款)学习文具120套,温暖包10套,并与孩子们开展互动活动。

⑸发起面向全国的“情系西部、书画义捐”倡议活动,得到全国各地艺术家的积极响应,五洲四海的名家慧赐各类佳作近600幅,更有美国中国书法家协会李兆银主席为我们的活动举办书画征集笔会,远在异国他乡的书画名家们挥毫泼墨,匠心独运,现场创作出一幅幅满含艺术气息与浓郁情怀的书画精品,捐赠给了白银市博物馆。所有社会各界捐赠来的作品经过专家评审组的认真遴选,从中选出137幅作品入藏,并集结公开出版《书法美术作品典藏集》并实时展出。

6、免费开放:累计接待参观人数32万人次,全年举办各类展览7场次。

三、管理工作:

⑴三区人才建设。根据甘肃省文化厅下发《关于省直文化单位开展2014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短期服务分组和服务单位分配的通知》(甘文厅发[2014]229号)精神要求,省馆分别与我市文物局和我馆进行了相互对接、交流沟通,双方确定省博物馆短期对口帮扶服务单位为我馆。并拟定计划为我馆举办“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动植物化石、标本——白银展”,展览展期、展品借展、运输、保护等事项另签协议。

⑵2014年度绩效考评工作。一年一度的博物馆绩效考评是衡量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并取得优秀的考核结果,同时省文物局奖励资金5万元。

⑶文物定级工作。此次鉴定工作共有160件文物藏品进行定级,其中一件藏品定为二级文物,60件藏品定为三级文物,99件藏品被定为一般文物

⑷考察:省电视台、市委讲师团领导在我馆员工陪同下考察我市境内丝绸之路遗址考察白银市境内丝绸之路沿线驿站、古道、渡口等遗址,考察团从白银市出发至景泰县博物馆参观,之后由县博物馆寇宗栋做向导考察了索桥古渡口、三眼井城址、五佛沿寺,经五佛渡口过黄河,至双龙乡永安堡,翻越哈思山,到平川区水泉镇,考察了鹯阴城、柳州城、鹯阴渡口、迭烈逊堡、达拉池城址后,到达靖远县,参观县博物馆后,考察虎豹口渡口。随后,省电视台刘炘等人考察了会宁县郭城、甘沟驿城、牛门洞遗址。

⑸白银金石校释。配合兰大古籍所、市书协完成我市重要文物遗存编撰集《白银金石校释》前期准备衔接工作。

四、精准扶贫工作: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定点扶贫单位、工作队员的大力支持和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馆在景泰县喜泉镇马莲村开展的定点扶贫工作蓬勃开展,促进了喜泉镇马莲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当前工作完成情况

调查摸排,确定精准扶贫对象

在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我馆先后十余次组织全馆工作人员深入喜泉镇马莲村,深入到近一百户贫困家庭中进行核实调查贫困户家中就双联帮扶相关工作进行对接,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4个工作小组182户720人的识别建档立卡工作。

深入贫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按照上级部门的精准帮扶要求,我馆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到各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每个联系户家庭基本情况,就家庭经济收入、耕地面积、生产条件、家庭养殖、生活状态、致贫原因以及对于脱贫致富的想法和愿景进行详细询问,完成了《景泰县马莲村农户精准帮扶精细化服务信息采集表》,并成立了由我馆杜永强副馆长为队长的精准扶贫驻马莲村工作队,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马莲村脱贫的工作方案,截止目前剩余贫困户60户227人,贫困发生率为31.5%,计划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8%以内。


真抓实干,为包扶村做实事

马莲村二组(小马莲水组)新水涝坝(泉水地名)的由于棚拱年久失修,使原有的水源流失严重,灌溉面积大大降低,群众的粮食产量严重受损,此泉水承担着130亩的灌溉任务。我馆驻马莲村精准扶贫工作队进行了大量的入户走访和实地考察,共花费三万余元资金为马莲村挖开水渠,铺设PVC水管400米,修建9立方米观察井一个,蓄水能力提升了一倍多,极大解决了当地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我馆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因人而异落实帮扶措施,考虑到五保户、特困户,在短时间筹资难的问题,我馆出资为喜泉镇马莲村五保户修建房屋一处,有效缓解农村困难群众居住困难的现实情况。

我馆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上级部门针对喜泉镇马莲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建设工作,协助全村渠道衬砌6公里,其中1组0.5公里、2组3公里、3组2公里、四组0.5公里;4米宽道路硬化3.8公里,其中1组2.3公里,3组1.5公里,全村受益农户达700多户,受益贫困户达到200多户。

④教育培训到村到户,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我馆以驻村干部不定期入户和馆内工作人员定期下乡结合的方式针对贫困户进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使精准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提高广大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知晓程度,加快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步伐,在宣讲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一一进行登记,梳理后建立台账,定期召开了由博物馆联扶干部、喜泉镇包村干部、马莲村三委班子成员参加的碰头会,对马莲村实际现状、产业特色、村内规划、贫困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商定下一步帮扶措施、帮扶重点、帮扶步骤。

五、2016年我馆工作打算

下一年我们将继续以服务社会为主,提升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的层次和水准。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我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规章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和职责,制定切合实际的奖惩措施,有效促进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2.重视人才培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规模适当、机构合理、具备较强工作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队伍。

3.重视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文物、标本的征集、征购工作,寻求社会捐赠,充实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继续加快开展对古生物化石展和馆藏字画的鉴定和修复工作,并建立档案、完善陈展。

4.加快我馆数据库的建设,推进文物藏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文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

5.继续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及“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展现形式。要深入县乡村镇和社区基层,提高文化生活发展成果的普及性。

6.努力完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历史再现工程的各项目标。

7、加大力度做好喜泉镇马莲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切实解决贫困户的致贫问题,争取最快地达到脱贫的目标。

8、努力争取有利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各种项目支持。

9、在学术研究上多下功夫,加强科研投入和成果的创新。组织社会人士、学界精英、馆内业务人员组成研究课题组,对我市境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专题研究并产生成果。

白银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我馆张自娟被推选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展望下一年,我们仍需在业务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方面花大精力、下大力气做好展览的提升与创新工作,加大文物征集的力度,树立宣教品牌,增强业务能力,拓宽发展路径。


白银市博物馆

工作总结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