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博物馆!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廉政文化>详细内容

没有节点

清风廉历 | 平恒:一心一意做学问的著作郎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27 14:35:54 浏览次数: 【字体:

 平恒,字继叔,燕国蓟县(今北京市附近)人,南北朝官员,历任中书博士、著作佐郎、秘书丞等职。






  有一幅五言楹联,字美文妙,精括为文、为人、为事的人生智慧:“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上联“行文”讲写文章,治学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简浅显”。“简”是简明扼要,“浅”是深入浅出,“显”是深刻的道理要明白、鲜活地表达出来。下联“诚”与实是一回事,是说做事真实。“平”,是平常,真心。“恒”,是恒心、坚持,做事要持之以恒。对联道出了做人做事的至纯境界——“诚平恒”。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清官,姓平名恒,他做人做事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平”“恒”,在治学著述方面也颇有建树。


  平恒学习勤奋用功,安贫乐道,时常衣食不足,但是没有因为贫困而改变节操。平恒被征召担任中书博士,过了很长时间,又出任幽州别驾。他为官廉洁正直,清心寡欲,不经营私产,妻儿不免忍饥挨冻。后来平恒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升迁为秘书丞。


  此后,平恒常年在国家馆阁中管理校书。工作之余,他致力于抄录、整理、收藏书籍,他的私人藏书日益增多,为此专门设置了一个“精庐”,用于存放经史典籍。平恒时常在精庐研读经籍,只留一个仆人在一旁侍奉,妻子和孩子都不能进入,就连平时吃饭也在精庐里。他的藏书楼是中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私人藏书楼。


  平恒广藏博览,学问深得世人推崇。当时,与平恒同为著作郎的还有河间邢祜、北平阳嘏、河东裴定等人,他们的学识各有所长,但都很称职,且资历较深,但时任秘书监高允格外看好平恒,认为没有人的学识可以超过他。


  平恒融汇经典,治学精深,博闻广识。自周朝开始,一直到魏,帝王兴废的原因,王公贵臣升降的始末,他都详细记录品评,探讨其中是非,著述名为《略注》,合计有100多篇。史书称:“好事者览之,咸以为善焉。”史书还用了一个成语“钩深致远”,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用来描述平恒治学的广博精深。


  遗憾的是,平恒的三个儿子都没能继承家学,皆无所作为。游手好闲的儿子让晚年的平恒十分伤心,他于公元486年去世,享年76岁。朝廷追赠平恒幽州刺史,追封都昌侯爵位,谥号康。


 ◆“精庐”是中国藏书史上的第一个私人藏书楼,平恒是位一心一意著书做学问的著作郎。


(维宏)




图片


清风 一心一意 学问 著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手机版